首頁
1
喜樂福教會
2
慕安德烈
3
慕安德烈--內在生活44
基督教喜樂福教會 402 台中市南區福中街23號
第36章 代求者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,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。(雅5:16、17)有一種思想最攔阻人不效法聖經中聖徒們的榜樣,就是以為經上人物的行徑屬特例,我們不能期望自己也有在他們身上所看見的特點。但神賜下聖經的目的剛好與此相反。他賜給我們這些人,以教導我們、鼓舞我們,他們是神恩典所作成的標本,是神旨意活生生的具體表現,但願我們曉得神所要求於我們,以及人所能達成的光景。由於錯誤的觀念如此普遍,雅各遂針對這項需要寫道:“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”,以鼓舞每一個立志過有功效之禱告生活的人。既然他的性情與我們沒有兩樣,作工在他裏面與我們裏面的恩典是一樣的,我們就沒有理由說不能和他一樣發出大有功效的禱告。禱告若要有能力,必須努力得著以利亞的靈。“讓我尋得恩典,可以像以利亞一樣地禱告。”這樣的渴望是完全正當且十分必須的,如果我們誠實地尋求以利亞禱告能力的秘訣,他所走遍的路必定展現在我們眼前。我們可以從他與神同在的生活、為神作工、對神的信靠上,找著這門路。以利亞與神同活禱告是生命的聲音,因為人活著,所以他禱告。神所看為真實的禱告,並非他在特定的禱告時間裏滔滔不絕的言語與思想,而是從他的願望和行動裏看見他的心謙卑俯伏。生命所說出來的,比嘴唇所說的更大聲、更真實。要禱告得好就必須活得好,與神同活的人才會得知神的心意、討神喜悅,然後他才能照著神的旨意祈求。想一想以利亞頭一次對亞哈發出資訊時,是怎麼說的——“我侍立在主神面前”(王上17:1另譯)。想想看他在基立溪旁多麼孤單,從神所差的烏鴉得餅,然後到撒勒法受一個窮寡婦服侍。他與神同行,好好地學習認識神;當時候來到,他知道如何向這位他所確認的神禱告。禱告的信心只能從與神有真實交通的生活生髮出來,生活與禱告之間的連結必須清楚而緊密。當我們奉獻自己與神同行時,才能學習禱告。以利亞為神作工神差遣他去那裏他就去,神吩咐他做什麼他就做。他侍立在神面前事奉他,他指證百姓的不是和罪惡。所有聽見的人都可以說:“我知道你是神人,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。”(王上17:24)他所有的禱告都與為神所作的事工有關。他是一個行動家,同時也是一個禱告的人。一開始他為乾旱禱告,然後求雨,這是他先知工作的一部分,藉著審判與憐憫,使百姓回轉歸向神。他求火從天而降燒盡燔祭,好讓人明白耶和華是真神。他所求的一切,都是為著神的榮耀。常常有信徒尋求禱告的能力,是為自己求美好的恩賜,那種隱藏的自私奪走了能力與答復。只有當自我消失在神榮耀的願望裏,奉獻生命為主作工時,才會帶來禱告的能力。神的本性就是愛,要救我們、祝福我們。當信徒奉獻自己來事奉神時,便會在其中找到禱告的新生命。事奉別人證明我們為他們禱告是誠誠實實的,事奉神會顯示出我們有需要也有權利坦然無懼地禱告。要培養這種意識,告訴神你要全然奉獻自己來事奉他,如此會加強你對禱告蒙垂聽的信心。以利亞信靠神饑荒時他已學會為著個人的需要信靠神,所以他敢為著更大的事信靠神,相信神必垂聽他為百姓的禱告。從他求火蒙神應允的事上,我們看見以利亞在神裏面有信心。從他對亞哈宣佈大雨將傾盤而降的事上,我們也看見他充滿信心。當他的僕人六次帶來“沒有什麼”的資訊時,他仍舊俯伏在地求雨。以利亞因著與神相交而得著神的友誼。並且藉著為神作工而堅固這友誼。對神的應許和神性有堅定不移的信心,使他的禱告大有功效。內室是學習這功課的地方,晨更是一所訓練學校,在那裏可以操練像以利亞一樣的禱告恩賜。讓我們不要懼怕,以利亞的神仍然活著,在他裏面的靈也住在我們裏面。讓我們跳出狹窄而自私的禱告視野,不單以自己得著恩典能站立得住為滿足。讓我們培養像以利亞那種全然為神而活的態度,我們才能學習像他一樣的禱告。禱告會帶給自己和別人有福的新經歷,使我們看見我們的禱告也可以大有功效。在長遠活著為我們代求之救贖主的大能裏,我們當鼓起勇氣,毋須害怕。我們已經把自己交給神,正在為他作工。我們正在學習認識他、信靠他。我們可以指望在我們裏面的神生命,即住在我們裏面的聖靈,要引領我們一樣地進入這恩典——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。  http://www.seelove.url.tw/hot_337298.html 慕安德烈--內在生活36 2023-03-19 2024-03-19
基督教喜樂福教會 402 台中市南區福中街23號 http://www.seelove.url.tw/hot_337298.html
基督教喜樂福教會 402 台中市南區福中街23號 http://www.seelove.url.tw/hot_337298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3-03-19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://www.seelove.url.tw/hot_337298.html

第4章 摩西與神說話

在我們個人的靈修裏,禱告與神的話之間的關係,常被一個由異教背景悔改信主的人描述為:禱告是我對神說話,讀經是神對我說話。

在摩西的故事裏,有一節經文十分美妙地傳達出這個思想:“摩西進會幕裏要與耶和華說話的時候,聽見法櫃的施恩座……有與他說話的聲音,就是耶和華與他說話。”(民7:89)當摩西為著自己或百姓的需要進去禱告,並等候指示時,他發現有一位正等在那裏。這實在給我們的晨更上了一課。

禱告的靈就是神可以對他說話的靈,也就是聆聽的靈,等著聽神要說什麼。在我們與神之間的交流裏,他的同在和他所擔任的角色,與我們這一方一樣地真實。我們必須知道要使讀經與禱告帶來與神真實的交通,究竟需要什麼。

第一:要進入對的地方。“摩西進會幕要與耶和華說話”,他要遠離人群,進到可以單獨與神同在,可以找到神的地方。而耶穌告訴我們那個地方在那裏。神呼召我們進入內室,關上門,禱告在暗中察看的父。任何一個我們可以真實單獨與神同在的地方,對我們而言就是他同在的隱密處。要與神說話必須遠離其他所有的人,而且需要心無旁騖,一心期待著親自遇見神,直接與他辦交涉。那些到一個特別的地方與神說話的人,將會聽見神對他們說話的聲音。

第二:要站在對的地位上。摩西聽見與他們說話的聲音是從施恩座傳來的,在施恩座前需要俯伏下來。在那裏自覺不配的意念不會攔阻你信靠神,反而會成為一種真實的幫助。在那裏你會有明確的信心,知道他的目光必迎著抬頭仰望的你而來,他也必聽你的禱告,給你慈愛的答復。在施恩座前要俯伏下來,確知施恩的神必看見你並祝福你。

第三:要有對的心態,即傾聽的態度。許多人的心思被他們所要說的禱詞或多或少地盤踞著,以致從末聽見施恩座傳來說話的聲音,因為他們並末期待或等候他說話。“耶和華如此說:天是我的座位,地是我的腳凳,……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,因我話而戰兢的人。”(賽66:1、2)讓我們進入內屋,懷著一顆謙卑等待神說話的心來禱告。我們讀神的話時,確實會聽見對我們說話的那一位的聲音。當我們停止自己的禱告而讓神說話時,會帶下禱告最大的祝福。

禱告和道是分不開的,任何一方要發揮其能力,必須有另一方的配合。道提示我如何禱告,告訴我神將為我做什麼。道指示我禱告的途徑,告訴我神多麼要我來就近他。道賜我能力去禱告,並賜我勇氣接受我必蒙垂聽的保證。道帶來禱告的答復,因為他教導我神將為我做什麼。禱告預備人心能從神自己領受道,能受教於賜人屬靈悟性的聖靈,並且有信心遵行神的旨意。

這兩者的關係為何這樣是顯而易見的。禱告和道有一個共同的中心——神。禱告是尋求神;道則默示神。在禱告中,我們求問神;在道中,神賜下答案。在禱告裏,我們升到天上與神同住;在道中,神來與我們同住。在禱告裏,我們把自己交給神;在道中,神把他自己給我們。

在禱告和道中,每一件事都圍繞著神而旋轉。要讓神成為你心的中樞,你所想望的目標,則禱告和道將帶給你與神有福的交通,思想、愛和生命的交流,並預備一個在神裏面的住處,也使神住在你的裏面。去追求神並活在他裏面!

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